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238917
 ▲山霧海▲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登山健行~六十石山金針采風遊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登山健行~阿里山石棹、奮起湖茶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登山健行~東北角草嶺古道
作者: ▲山霧海▲ 日期: 2010.10.27  天氣:  心情:
東北角草嶺古道
草嶺古道因兩旁種滿芒草而得名。在此可體驗兩百多年的古道風情,並有極富人文史蹟的虎字碑與雄鎮蠻煙碑的三級古蹟,位於啞口處遠眺龜山島,海風吹拂,山海美景盡覽。

A.福德祠
簡介:
福德祠位於草嶺頂上平台,以石材做成,形式古樸,建築年代比「雄鎮蠻煙」及「虎字碑」還早,小廟內供奉土地公和土地婆,可顯示先民篳路藍縷時的精神依託,古人在山頂分界點的鞍部或埡口的道路上,都會蓋一座土地公廟,除了保護路人平安,自福德祠後便是大里段的開始,自此後為南段由此後大里一路皆是下坡 。

B.跌死馬橋
簡介:
傳說在開墾宜蘭之初,漢人與原住民兩方人馬爭戰時,有馬匹跌落橋下而亡,所以就稱為跌死馬橋。還有人說過去這座拱橋仍是用木造的,因為天雨路滑,所以曾有馬匹再經過這一座橋的時候摔下河床,因此大家就稱這一做橋為「跌死馬橋」,跌死馬橋百餘年前還是木橋,後日據時代整修為石橋。

C.雄鎮蠻煙
簡介:
雄鎮蠻煙碑俗稱金字碑,位於草嶺古道半山腰,為清朝鎮台總兵劉明燈所書勒,相傳當年劉明燈北巡噶瑪蘭,途經此地遇到大霧彌漫,導致無法辨識方向,危害過往商旅,所以劉明燈就在此地的石碑上寫下「雄鎮蠻煙」四大字,藉以鎮壓山魔,現已被列為三級古蹟。

D.虎字碑
簡介:
相傳劉明燈過草嶺時,突遇暴風雨,便書此一筆虎字加以鎮壓,取《易經》「風從虎、雲從龍、聖人作而萬物睹」之意。 以「虎嘯而谷風至」,「風至而霧散」的道理。劉明燈據聞酷愛「虎」字,且有公母之別。虎字碑之字為母虎。虎字碑左側有甲骨文字樣,原有民間說法認為係當時所刻之符咒,但清代刻碑時並未發現甲骨文,故不正確。後經過破譯:內文為「登此嵯峨、西望我鄉、哀哉我鄉、赤炎為禍」其中有幾字錯誤。虎字碑有複製品置於大里遊客服務中心.等比例複製供拓碑使用。

E.觀景亭
簡介:
兩峰交會之處我們稱為啞口觀景亭,草嶺古道的啞口觀景亭可以四面不同的景色,有北方出口的芒草谷地風景、從桃源谷的急徒階梯、南方出口瞭望一覽無邊蔚藍的太平洋海景、太平洋中龜山島的身影、草嶺古道南段的蜿蜒道路,爬上草嶺古道在這一刻感受古道的魅力。

F.大里天公廟
簡介:
有蘭陽第一勝,前人精神堡壘之稱的大里天公廟(又稱慶雲宮),位於宜蘭縣濱海公路旁。背倚綠意盎然草嶺山,面向湛藍浩瀚太平洋遠,可眺載浮海面的龜山島,地理環境幽美、景色殊麗,廟宇建築繁複,氣勢磅礡,廟中主祀由福州供奉來台的玉皇大帝,平時香火頂盛是鄉民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九是當地慶典之日,遠從各地而來參拜的信徒總是絡繹不絕 。
標籤:
瀏覽次數:16    人氣指數:16    累積鼓勵: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登山健行~六十石山金針采風遊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登山健行~阿里山石棹、奮起湖茶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