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613739
 JA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留言板掛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單身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自習心得-為什麼我吃營養輔助食
作者: JA 日期: 2012.03.27  天氣:  心情:
起初 其實我也覺得自己健康
不需要吃什麼營養輔助食品
但回想起以前國中健康教育課本所提到健康的定義
健康是指"身體""心理"與"社會"都良好的 才稱為健康
回想起來 我們好像連 作息 飲食正常與適當運動都很難達到
後來自己上網和看書去了解些資訊
先來說說人體怎麼吸收養分吧
人體其實吸收的營養 直覺的想就是可以從我們的食物去攝取
在這裡又要讚嘆大自然的神奇
在過去單純的生活 其實我們都能輕易從飲食中去攝取人體所需的維他命與礦物質
因為天然的植物與水果本身有種機制能把從土壤中吸收的養分與礦物質轉化成人體能夠吸收的狀態
所以人們才能藉由吃這些蔬菜與水果取得身體養份
這種轉化養分的過程的效能其實要用人工方式實現是很有限 也很困難
所以"天然的最好"不是沒道理
但這些過程都要有個前提 土壤是肥沃的 蔬果是健康的
吃進去的營養才會有辦法讓人體維持一種奇妙的平衡
大家其實可以回想一下
你一整天下來 吃得營養嗎? 你都吃些什麼 均衡嗎
我想 現代人應該沒幾個人能夠大聲說自己吃得很營養 很天然
外食看一看 不是油炸 就是醃製品 不是肉類 就是豆類加工品
你我 真的飲食均衡嗎?????? 蔬菜 水果在哪裡呢????
那些有豐富微量元素與膳食纖維的食物 感覺好像不知不覺消失了
所以市面上瘋狂推出了有膳食纖維和水果的飲料和生菜沙拉 等標榜補充蔬果養分產品
付出的代價就是價格 與吃更多為了迎合你我口感額外的添加物
有些人或許三餐都吃家裡 會相較於外食族好一點點
但想想 現代人滿悲哀的
主流的有效率及效益的商業模式
為了讓蔬果好看 農藥與人工肥料的添加 不知道吃下去 是對身體幫助得多 還是毒素比較多?
為了增加產能 土壤完全沒有休耕回復養分的機會 土地越來越貧瘠 蔬果內含的養分夠多嗎?
為了讓外地能買到產地的蔬果 在蔬果沒成熟前 便被強制的摘下 裹著棉被 再漫漫長路上
被強迫性的催熟 實際上看起來成熟 裡面養份卻是被大打折扣
在了解到這些資訊 我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情 在無形中原來我們都花錢買了被打折的營養
但 大環境的條件已經形成
所以"亞健康"的名詞就這樣出現
人們工作忙綠 飲食環境與條件被迫要調整
有一餐沒一餐 一點一滴在消耗自己的身體 補充的確是少得可憐的營養 增加的卻是滿足口慾的熱量
比較有概念的人 儘可能的吃著蔬果 維持自己所需的微量元素
但其實足不足夠 只能打個問號
因應這樣的時局 營養保健食品就這樣被商人推廣出來
以人工方式去合成這些維他命和礦物質 作為補償現代人飲食上的缺陷
比較有良心的廠商 會盡可能的讓人工合成的維他命與礦物質接近天然植物轉化過的狀態
讓人體能夠盡量完全吸收 因為礦物質無法被人體直接吸收
如果礦物質結晶在腸胃道內 反而會變成造成人體老化病變的自由基
這時也有人說如果缺什麼營養素 其實就大量吃富含那種營養素蔬果就好啦
看似合理 但其實我們吃下所需營養素的同時 也吃進很多我們已經有甚至過量的營養素
蕃茄為例 我們都知道茄紅素很好 但是蕃茄同時也有含鈉
如果為了吃下身體所需的茄紅素 但身體也大量攝取了納 如果吃的人本身有高血壓
反而傷身 其實會本末倒置
媒體時常跟我們說如果缺乏什麼 可以多吃什麼 或多吃什麼有益健康
卻忘記提醒我們 多的定義是什麼 吃太多會發生什麼事 對身體會造成什麼負擔
整體而言 我就覺得營養輔助食品其實真的有必要
我也不是說大家要鄙棄天然的蔬果與食材 那些還是有必要的 但面對現實
你我日常生活其實很難全面性的靠蔬果補充營養素 撇開人的挑食不說
外食族的選擇其實受限 就算有提供均衡飲食餐點的餐廳或食品 一餐價格也是讓人卻步
相較之下營養補充食品 似乎是最經濟的方式
你問我是不是這樣就能完全健康 不生病
我會回答你 不會 但至少我身體營養失衡的風險會大大減少
當然前提是要正確食用這些輔助食品 沒有什麼東西是吃越多越好
如果說健康的流失是一種賭博
至少我比別人多了些籌碼 流失的速度會更慢 是不是多花錢因人而異 沒有絕對
其實一直以來不過是"感覺問題" 回頭看小弟所吸收到的這些資訊 你的選擇真的就比較划算?
人總是要等到病痛才出現才說自己需要補充什麼 那其實早就來不及了
因為你身體已經受傷害了
就像保險提到的風險概念
事前預防 事中抑止 事後自留
印象中有篇文章探討的現在所謂的健康檢查
說是預防性健康檢查 其實不過是在篩檢你身體是否出現異狀
說白了 是看你有沒有生病 跟預防其實扯不上關係
當你檢查出來 就是結果
事情發生後就看你治療過程中有沒有買醫療保險減少經濟上損失
沒有買的人就是全部自己負擔
不管是哪一種 其實身體已經發生的風險 往往都是我們自行承擔
預防保健 在我們一般人觀念真的是十分薄弱

多關心你自己的身體吧

健康是你的權益 不是我的義務
標籤:
瀏覽次數:58    人氣指數:1258    累積鼓勵:6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留言板掛了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單身
 
住戶回應


給我們一個讚!